#王某,女,40岁
于1985年7月5日 初诊
月经紊乱已年余,周期在20~70天不等,经期延长,量时多时少。10天前月经来潮,势如泉涌,用止血药以及云南白药、人参归脾丸治疗无效。刻下面色白,动则心慌气短,同时伴有心烦急躁,夜寐不安,口渴咽干,少腹作痛,下血不止,有血块,舌红起刺苔黄且干,脉弦滑细数,血红蛋白4.5g/dl(45g/L)。证属素体阳盛,伏热于里,扰动血海,迫血妄行。治拟宣畅三焦气机,清泻血分郁热。
方药:荆芥炭10克 小蓟10克 蝉衣6克 僵蚕10克 片姜黄6克 川楝子6克 炒槐花10克 苎麻根10克 茅、芦根各10克 大黄1克
服药2剂,血量明显减少,4剂血止,改用养血育阴,活血凉血方法。
药用:蝉衣6克 郁金10克 香附10克 丹参10克 旱莲草10克 赤芍10克 女贞子10克 炒枳壳6克 生地10克 僵蚕10克 焦三仙各10克 大黄1克
服药2周,饮食二便正常,睡眠转佳,血红蛋白12g/dl(120g/L),月经适来,量色正常。又以前法进退,观察治疗2个月,追访半年,月经一直正常。
按:崩漏是妇科常见病,其治当有虚实主次之分。患者面色白,动则心慌气短,血红蛋白只有4.5g/dl(45g/L),此乃血虚之征;而又有心烦急躁、夜寐不安、口渴咽干等症,应为血分郁热之象。血虚当补,血热当清,应以何为主?老师治病非常强调详诊细参,脉、舌、色、症综合分析,并以舌与脉更为见长,常谓:“虚实之辨,微细在舌脉”。此患者舌红起刺,脉滑弦细数,足以说明下血不止的根本原因是血分郁热,气机不畅所为。因此先用清泻血分郁热、宣畅三焦气机之法,服药2剂,血量减少,4剂血止,再改用养血育阴,凉血活血治其本而疗效满意。但值得注意的是饮食当慎,如辛辣油腻之品当忌之;另外慎用温燥走窜之品,以防耗血伤血。